即新西蘭奶粉事件以后,近日,新西蘭國寶級產品麥盧卡蜂蜜也被指弄虛作假,這一事件說明,在高額利潤面前,洋品牌也未必正宗,弄虛作假終會被消費者知曉。
據了解,麥盧卡蜂蜜是新西蘭的一種保健型蜂蜜,它因含有活性物質-獨麥素而具有較好的調養(yǎng)腸胃等功能,也因此風靡全球,如今在中國國內的高中檔商場里隨處可見,價格不菲。
但是,據英國食品檢測部門檢測發(fā)現,該國從新西蘭進口的所謂麥盧卡蜂蜜絕大多數是普通蜂蜜,并不含有獨麥素。但這些普通貨色卻是以麥盧卡蜂蜜的名義出售,價格比普通蜂蜜高出20多倍,利潤之豐厚令人咋舌。 據新西蘭一家蜂農協會統(tǒng)計,麥盧卡蜂蜜的年產量不過1700噸左右,但現在全球市場上以“麥盧卡”名義售出的新西蘭蜂蜜卻高達約1萬噸,可見“李鬼”何等猖獗。麥盧卡蜂蜜弄虛作假,是繼新西蘭恒天然乳品出現“肉毒桿菌污染事故”后,對新西蘭農產品聲譽的又一次打擊。這種為謀暴利而以次充好的欺詐行為如不及時糾正,將對新西蘭農產品的國際聲譽造成惡劣影響。新西蘭《星期日先驅報》就認為,麥盧卡蜂蜜的銷售亂象有損新西蘭食品“綠色、干凈”的形象。
據悉,在新西蘭業(yè)內,麥盧卡蜂蜜的銷售亂象早已不是秘密,但為何錯誤行為沒有及時得到制止?這折射出新西蘭相關行業(yè)組織和食品安全檢查部門的監(jiān)管體系存在嚴重漏洞。一方面,政府和行業(yè)組織遲遲不制訂統(tǒng)一標準,為眾多“李鬼”提供了濫竽充數之機;另一方面,明知存在假冒產品,卻礙于種種原因不及時出手打擊,客觀上為造假行為推波助瀾,終釀成國際丑聞。
食品質量問題頻發(fā),針對一系列事件,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是異常關注,此次新西蘭蜂蜜事件無疑給企業(yè)一個警鐘,勿做利令智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