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對于一些貧困地區(qū)是很匱乏的,該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食品科技不曾停下創(chuàng)新的腳步,F(xiàn)在,這一設想或許將很快成為現(xiàn)實。這要歸功于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一項關于使纖維素轉化為淀粉的研究。
纖維素是地球上常見的碳水化合物,主要被發(fā)現(xiàn)于植物的細胞壁中;而另一方面,淀粉占到人類日常每日熱量攝取量的約20%到40%。
弗吉尼亞理工學院這項研究,可以將任何植物材料——包括農業(yè)肥料中約30%的纖維素轉化成直鏈淀粉。研究人員表示,纖維素和淀粉具有相同的化學式,不同的只是它們的化學鍵,而他們的研究正是要把纖維素的化學鍵打破,再以淀粉的方式重組。
在這整個過程中,不會用到昂貴的設備和化學試劑,也不會產生熱量和廢水。植物中剩下沒有得到轉化的70%的纖維素將會水解成葡萄糖。
研究人員還補充說,轉化得到的淀粉不僅可以用作實物,也能夠作為可降解食品包裝的組成部分。